老龄化社会的来临以及癌症病患的高发,中国现有的选择性福利框架以及分割性的医疗服务体系,使癌症患者及其家属在遭遇病痛的打击的同时,也使照顾者遭遇沉重的负荷。
宁养临终关怀尽管还没有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,但是由于这一项目因应社会的需求,因此引起了来自两个组织的推动,一个是长期致力于宁养临终关怀的李嘉诚基金会「人间有情」全国宁养项目,一个是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在2012年开始启动并于2013年组织实施的宁养(临终关怀)社工服务示范项目,这一项目由中央财政提供支持,与李嘉诚基金会进行合作,全国十八个城市十八家高校共同参与,秉承全人服务理念,通过个案、小组工作为贫困晚期癌症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社会心理支持服务,以期提升癌症晚期患者的生命质量,使癌症晚期患者活出生命最后的精彩,同时为患者家属提供哀伤辅导,并开展社区工作,宣传普及生死教育理念等服务,在全社会进行临终关怀理念倡导,提升社会对癌晚患者及其家属的认知度和关怀度。
经过为期八个月的项目实施,达到了预期的效果,但也存在不足。在具体的实务过程中,特别是在家居探访的个案服务中,如何进行有效服务,除需要将移植于西方的价值理念进行契合中国本土的改造之外,我们应该秉承什么样的理念和价值观为案主提供服务,运用哪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为案主提供服务,使之契合中国的文化和服务对象的情境,这是今后的实务工作和研究中要考虑的问题。
今后的项目实施过程中,应该考虑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服务和展开研究:
第一,在服务方法上应该有新的扩展,形成跨专业合作,以医学服务为中心的同时,建立医生、护士、社工和义工联动的机制,将定期探访变成为有需要的人士提供常态化服务。
第二,在进行专业服务的同时展开专业研究,形成契合中国本土文化的宁养社会工作模式。在进行“爱的礼物”以及生命回顾旅行笔记的制作过程中,考虑以证据为本的专业研究,特别是叙事治疗在宁养社会工作中如何运用,可以展开这方面的研究。
第三,时刻保持专业价值观的警觉,避免服务中的非专业行为对服务对象带来伤害。
第四,进行社会倡导,宣传临终关怀以及全人照顾理念,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。
第五,在组建学生义工队伍的同时,适时组建社会义工队伍,形成学校义工与社会义工的联动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培训和管理。
在新的一年,希望能将项目做得更加完善,让更多服务对象受益,宁养社会工作引起政府、社会民众更广泛的关注。